2022年消費者投訴舉報呈現十大特點
2022年消費者投訴舉報呈現十大特點《オラはにんきもの在线下载》并廣泛征求修改意見和建議,オラはにんきもの在线下载被各種商家營銷套路侵害權益?買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訴無門?黑貓投訴平臺全天候幫您解決消費難題【消費遇糾紛,就上黑貓投訴】
2022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通過全國12315平臺、電話、傳真、窗口等渠道共受理消費者投訴【進入黑貓投訴】、舉報和咨詢2940.77萬件,同比增長23.5%。其中,投訴1310.38萬件,舉報472.23萬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5.19億元,有力保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主要呈現十大特點:
一、消費投訴加速集聚,恢復和擴大消費需要平衡發展
從近三年趨勢看,因平臺經濟的跨區域擴張、人口資本的跨區域流動、市場要素的跨區域配置,廣東、浙江、上海、北京4個省市的消費正在加速集聚。消費投訴數量與消費活躍水平呈正相關關系,四省市消費投訴數量在全國的占比從2020年的31.8%增長到2022年的45.16%。消費投訴的加速集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費供給側發展的不平衡,需要進一步恢復和擴大中西部地區消費,推動更高質量、更加平衡的發展。
二、挽回損失超百億,提振信心釋放活力
三年來,面對疫情沖擊、經濟下行壓力和國際形勢影響,改善消費環境、穩消費促消費,成為穩定經濟大盤和維護民生福祉的重要支撐。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累計處置投訴舉報咨詢7452.29萬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44.72億元,有力捍衛了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消費能力和經濟內生動力。針對群眾關切的商品服務加大維權力度,例如,纖維制品、醫療器械、制作保養和修理服務的調解成功率均較上一年度明顯提升,分別增長15.51、13.15、12.26個百分點。
通過持續開展“五級循環聯動”效能評價,全國12315平臺處置效能大幅提升。投訴舉報按時處理率高達98.99%,提高12.55個百分點;群眾滿意度最高達4.74分(滿分5分)。目前,平臺累計注冊用戶1601.08萬人,年均增長300萬人,已成為深受老百姓信賴的消費維權平臺。
三、響應迅速、處置有力,涉疫物資投訴舉報快速回落
“二十條”和“新十條”出臺后,疫情防疫重心從防控感染轉到醫療救治,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需求激增、供應不暢,價格異常波動、產品質量問題頻現,相關投訴舉報咨詢量一度呈井噴式增長。2022年11月10日至2022年底,全國12315平臺接收相關投訴舉報24.11萬件,同比增長3.88倍,環比增長2.95倍,最高峰值達到19.5倍。其中,投訴14.18萬件,舉報9.93萬件,挽回經濟損失498.17萬元。
市場監管部門快速響應,第一時間開展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穩價保質專項行動,及時核查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投訴舉報,全力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累計立案1.29萬件。截至2月10日,涉疫相關價格舉報、不正當競爭和廣告舉報、網絡交易監管舉報、產品質量舉報、藥品和醫療器械生產流通環節舉報已較訴求爆發期日均大幅下降99.14%、87.87%、73.89%、88.35%、87.79%,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訴求回歸日常,市場秩序趨于穩定。
四、經濟下行壓力加重,不發貨不退款等售后問題更加突出
2022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受理消費者投訴1310.38萬件,同比增長43.84%,增速較2021年有所放大。從投訴問題看,質量298.70萬件、售后服務248.96萬件、合同115.91萬件、食品安全109.06萬件,合計占投訴的58.96%。其中,售后服務問題增長最快,群眾反映最強烈,同比增長57.67%。
售后服務狀況與經營者信心與預期直接相關。受疫情影響,售后服務問題有所凸顯,消費者訴求主要集中在不退款、不發貨、不履行“三包”承諾、不落實七天無理由退貨義務、送貨不及時等方面。從商品類別看,主要集中在手機、鞋、外衣、家具、汽車,合計占比25.61%;印刷品、乳制品、電腦外接設備、空調、箱包分別同比增長154%、120%、98%、98%、90%。
五、商品類投訴占比增大,新能源汽車消費存短板
2022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受理商品投訴862.32萬件,占投訴的65.81%,較上年提高4.37個百分點;服務投訴448.06萬件,占投訴的34.19%。商品類投訴占比提升,反映了實體經濟下行壓力下產品質量問題凸顯,其中投訴量靠前的是:普通食品、服裝鞋帽、家居用品、家用電器、交通工具、通訊產品,占比58.43%。服務投訴量靠前的是:餐飲住宿、銷售、互聯網服務、文化娛樂體育、美容美發洗浴,占比46.37%。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快速提高,消費者對品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2022年,平臺接收新能源汽車投訴舉報1.6萬件,同比增長62.84%。其中,合同問題、質量問題、虛假宣傳問題增速較快,分別同比增長126.33%、77.35%、75.65%。消費者訴求聚焦在:售后服務不完善,不履行“三包”承諾;行駛中突然熄火、漏油、發動機異響、剎車轉向失靈、電池模塊損壞;發布虛假信息,誘導消費者簽訂不公平格式條款,減輕車企責任。
六、新消費熱點不斷涌現,伴隨引發的消費糾紛走高
近年來,“新消費”正成為經濟發展的“加速器”,在滿足消費多樣化需求的同時,一些侵權新情形與維權新難題也逐漸暴露,反映了消費維權的新痛點。
2022年,數字藏品(NFT)等新模式問題抬頭,監管難度加大,相關訴求5.97萬件(上一年僅198件),主要集中在不發貨、不退款、惡意哄抬價格、收取高額手續費、隨意封禁消費者賬號等?!懊ず小睙岢毕?,消費者訴求高達4.14萬件,同比增長61.72%。IP跨界聯名產品掀起搶購狂潮,相關訴求3.81萬件,同比增長66.96%,某些商家借機抬高價格,而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假冒偽劣、發貨拖延、售后服務缺失等問題突出。露營等戶外運動火熱背后,防曬用品、防蚊驅蟲用品訴求分別同比增長99.12%、149.62%。冰雪運動受到歡迎,但相關訴求高達8677件,同比增長60.51%,滑雪服、滑雪板等質量問題突出,滑雪場門票、押金、安全問題亟需關注。
七、網絡消費持續升級,消費者滿意度仍需提高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持續發展,疫情催化線上消費習慣,網購領域穩居全國消費者訴求的“半壁江山”。2022年,網購訴求同比增速56.38%,主要有三個特點:
(一)“云消費”業態迅速擴容,投訴增長較快
直播帶貨、跨境電商、生鮮電商、在線拼團、在線文娛、私廚定制等各種“云消費”模式涌現,成為去年消費疲軟下增長亮點,但相關訴求也在攀升。直播帶貨訴求22.09萬件,同比增長1.15倍,較2020年增長5.01倍,“三無”產品、以次充好、虛假宣傳等問題不斷??缇畴娚淘V求33.45萬件,同比增長42.63%,較2020年增長1.47倍,售后服務消極、不履行保修承諾、海外產品仿冒問題突出。
(二)新型價格欺詐花樣多,監管執法面臨新挑戰
平臺經濟的大數據算法等技術提高了交易效率,也容易誘發新型價格欺詐行為。網購價格訴求10.67萬件,同比增長99.03%,主要包括大數據殺熟、實時變化交易條件、“標低高結”、隱瞞優惠門檻條件、非會員優惠大于會員等問題,對平臺經濟領域的價格監管執法帶來了更高挑戰。
《オラはにんきもの在线下载》并廣泛征求修改意見和建議,《オラはにんきもの在线下载》(三)視頻會員服務套路多,消費體驗亟待提升
當前,收費會員已成為視頻網站“標配”,但會員服務缺乏“標配”,相關訴求8534件,同比增長103.82%。消費者反映問題主要集中在:超前點播不合理,涉嫌重復收費;“免廣告”不兌現,視頻插播廣告;自動續費的提示不明顯,取消途徑難以查詢,消費者容易誤買。還有的依靠調整費用、更改權益等文字游戲來補虧,降低用戶信任。
八、“ODR”持續擴容,糾紛多元化解穩步提效
市場監管部門大力推進在線消費糾紛解決(ODR)機制建設,和解成功率、消費者滿意度等穩中有進。各地已發展11.4萬家ODR企業入駐全國12315平臺,直接與消費者在線協商糾紛309.48萬件。與傳統的行政調解方式相比,平均處理時長7.69天,大幅壓縮了14.2天;和解成功率提高了11.25個百分點;覆蓋97%的地市,較上一年增長了2.36%,充分釋放ODR的制度創新優勢??偟膩砜?,ODR的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市場主體自愿參與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對消費糾紛多元化解和社會共治作出了有益探索。
九、“曬出”消費投訴信息,有效強化源頭治理
總局持續推進消費投訴信息公示,制定公示制度,建設公示系統,并于2022年11月起在吉林、廣東、四川、新疆部分城市開展試點?,F已公示14114家企業投訴信息20817條,有效強化社會監督和信用約束,提升消費環境透明度、經營者誠信度、消費者滿意度。公示后,試點地區的投訴調解成功率較公示前提高8.39個百分點,較上一年同期提高5.97個百分點;平均投訴辦結時長11.77天,較上一年同期提速2.17天;消費者評價4.8分(滿分5分),較公示前提高0.1分。
十、投訴舉報成為發現違法線索的重要渠道,消費者的社會監督作用持續顯現
消費者積極發揮社會監督作用,2022年全年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各類違法線索472.23萬件,同比增長40.34%,其中舉報廣告違法行為202.73萬件、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72.31萬件、食品安全違法行為34.18萬件。從增幅看,不正當競爭行為、商標違法行為、網絡交易違法行為舉報同比上升均超過60%。
市場監管部門堅持民生導向,強化對投訴舉報問題的分析研判,依法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針對廣告違法、虛假宣傳等舉報立案28.11萬件;針對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舉報立案6.3萬件,主要涉及銷售不符合安全要求產品、假冒偽劣、欺詐消費者等;針對食品安全違法舉報立案4.87萬件。
- 店員困在算法里,便利蜂不「便利」
- 看好復蘇前景 全球資管持續加倉中國資產
- 比亞迪:“特斯拉叫停與比亞迪合作”為不實信息
- 市場探底回升,半導體行業逆勢上揚,翟相棟在管招商優勢企業可重點關注
- 中金:維持丘鈦科技跑贏行業評級 目標價6.6港元
- 興業投資市場評論: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 美元急跌黃金暴漲
- 押寶權益市場回暖 險資舉牌“梅開三度”
- 暴漲6.5萬億!"中字頭"全線爆發,公募基金踏空,行情能否繼續?
- 孟加拉國媒體: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充滿信心
- 短期波瀾曲折中重防守 中期分化輪動中重布局|微策略
- “兩會”征收拆遷話題遇冷?防人之心可別跟著冷了!
- 硅谷銀行連鎖反應:大型外資行咨詢量激增,初創公司排隊開戶
- 【雪球訪談】新的一年該如何布局A股港股市場的科技投資?
- 提規模擴范圍 多舉措提升我國養老金儲備
- ETF觀察丨越跌越買!1月末至今數字經濟指數下行,數字經濟ETF(159658)份額上漲
- 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世濤:從核準制到注冊制確實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牛鼻子”工程
- 退休三年多,千億級券商原董事長失聯
- 【早知道】美股收盤漲跌不一,銀行股重挫;杭州就戶籍制度改革征求意見
- 40歲攢下400萬元存款,不想再工作了,能養活一家三口嗎?
- 美學者丹尼·羅德里克:全球化的下一步是什么?
- 突發:李剛被查!陳力被查!
- 歷下區住建局三項措施抓好房產中介服務產業
- 民營房企復蘇對今年經濟至關重要
- 硅谷銀行破產影響蔓延多國 企業及金融機構尋求政府干預
- 或步硅谷銀行后塵?這家銀行儲戶排隊取錢
- 去年新能源汽車投訴舉報1.6萬件,涉質量問題增長超7成
- 匯豐趁火打劫?1英鎊收購硅谷銀行子公司,有形資產就達14億英鎊
- 韓國央行:密切關注硅谷銀行倒閉事件的影響
- 美媒:銀行接連倒閉顛覆美聯儲對抗通脹之路 未來恐陷兩難
- 美聯儲信譽保衛戰的最后一役?新債王:加息終點近在眼前
- 進出口銀行山東省分行堅守政策性職能定位服務威海市經濟發展
- 外資在華信心不減的奧秘
- 構建放心藥材生態圈 國藥太極中藥材全過程質量追溯體系e路升級
- A股三大指數均跌逾1% 下跌個股近4300只
- 日本國內黃金零售價格連續兩日創歷史新高
- 寶能姚振華胞弟出售深圳“黃金”舊改,12億銀行貸款遲遲無法辦理抵押,上市公司被追債
- 中金:維持丘鈦科技跑贏行業評級 目標價6.6港元
- 【民生加銀基金】民生加銀策略精選混合A:年內凈值上漲6.79%
- “巨浪”襲來
- 又一銀行爆雷倒閉 拜登政府急施干預
更多
熱點 | 硅谷銀行連鎖反應:大型外資行咨詢量激增,初創公司排隊開戶
Wind數據顯示,當日4810億元逆回購到期,因此凈回籠4780億元。
熱點 | 廖崢嶸:美國對華經貿遏壓造成嚴重自傷
在這樣的背景下,踏準行情的基金凈值飛漲,這也是今年主題基金領跑業績排行榜的重要原因。
熱點 | 遠洋集團進入西安近六年,大項目未見落地,樓盤頻頻暴雷
房地產高峰過去,土地財政也瞬間遭遇冷空氣,但債務還得還,看得見的是各種頭部房企雷聲不斷,看不見的是許多地方城投公司債務逾期。
熱點 | 一圖看懂 | 維護資金安全 向出租、出借、出售銀行卡說“不”
要完善職教高考,擴大職教本科規模,打破技能人才成長的“天花板”,讓職教學生“升學有道,就業有門,創業有方”。
熱點 | 人大教授楊東:全面注冊制改革必將推動整個金融市場的改革創新
據蟬媽媽平臺數據,近30天內,TVB識貨(港式甄選)累計直播59場,場均銷售額10萬元至25萬元;TVB識貨(香港嚴選)累計直播27場,場均銷售額為5萬元至7.5萬元。TVB識貨(美味甄選)累計直播51場,場均銷售額為1萬元至2.5萬元。
熱點 | 兩天后美帝又一千億美元銀行倒閉,伊朗表態助力中俄終結美帝霸權
中新社記者盛佳鵬攝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各代表團8日全天舉行代表小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