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銀行倒閉到底誰慌了?
硅谷銀行倒閉到底誰慌了?《中英字幕 日本》并廣泛征求修改意見和建議,中英字幕 日本文丨BT財經張津京3月第2個周末的硅谷,所有創業公司的老板都沒有心情喝咖啡。
美國東部時間10號的上午,在投資人和創業公司中享有盛譽的硅谷銀行爆出驚天大雷。
相關新聞顯示,美國加州的金融保護和創新部發布公告,以“流動性不足和資不抵債”為由強制關閉該銀行,并指定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為接管方。
看到這里有朋友就問了,這是一家在美國排名15名以外的銀行,而且總資產也剛剛超過2000億美元,并不是2008年倒下的雷曼兄弟那樣的資本巨鱷,為什么這家小小銀行的關門卻引發了硅谷的軒然大波呢?實際上我的朋友圈在這個周末都已經炸掉了。
因為之前我并沒有關注過這家銀行,但在周末看很多人異常震驚的朋友圈,我經過跟6位朋友的深度交流,大概對這件事情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
從體系上說這不是一家很大的銀行,但是從它實際的功能上講,它可能關系著以硅谷為核心的全球創新創業企業的發展。
換句話說,這家銀行會影響數以萬計接受了美元風險投資的創業公司。
某種程度上,硅谷銀行應該是美國以VC風險投資為核心的創新體系的一個關鍵節點,這家銀行出事,不是被擠兌這么簡單。
有可能它會影響很多硅谷上市或者沒上市的創業公司,而相應消息的傳開,則會讓周一開盤的美股顯現出無法估量的詭異走勢。
1硅谷銀行成立于1983年,創立之初就提倡為創新創業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據我了解,不管是美國企業還是中國企業,只要接受了以美國為注冊地的風險投資基金的投入,就必須開設海外美元賬戶,來接收被基金監管的資金,同時利用這些資金實施企業的發展與經營。
由于在硅谷時間最長,而且跟很多基金投資的大佬與創業成功公司的創始人關系匪淺,硅谷銀行幾乎成為大部分創業企業和投資基金,在達成合作之后開設監管賬戶的優先選擇。
在美國沒有進入此輪加息潮之前,硅谷銀行的日子過得非常滋潤。
一方面,相應的基金會在這家銀行開設賬戶將資金存入,而基金投資的創業公司也會在這家銀行開設監管賬戶,按基金批準的計劃逐步支取基金劃撥的資金份額。
在這個過程中,雖然硅谷銀行要為這筆儲蓄的資金支付利息,但同時他們提供的相應賬戶服務、監管服務也是按比例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
而后者要遠超前者的金額。
另一方面,由于當時美國的利率較低,所以銀行為了增加盈利,會將自己的儲蓄結余拿出來,在二級市場購買相應低風險的債權和債務產品。
因為很多公司發行的債券或者證券公司代理發行的集合債產品,其利息遠超于基準利率,這也讓硅谷銀行光儲蓄資金的利率差價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由于硅谷銀行能非常便捷的幫助初創企業迅速接納風險投資的資金,再加上他們針對于初創企業設計了很多貼心的功能,甚至企業被認證過的知識產權,就可以直接拿來貸款,這也讓越來越多的初創企業選擇在這家銀行開戶并將運營資金存入。
另外,美國很多大銀行對于賬戶金額比較低的初創企業不太愿意提供服務,這也加劇了硅谷銀行在初創企業群體中的市場拓展。
為什么我的朋友圈有很多人發表著非常悲觀的意見,就在于最近10年許多中國創業企業接受了美國創投資金,也遵循舊歷在這一家銀行開設了被監管的賬戶,并存入了運營的資金。
當然,具體企業的名稱不方便透露,但最起碼根據這兩天的統計,朋友圈中2020年左右拿到美元風險投資的二十幾家企業,有超過一半在硅谷銀行開設了唯一賬戶或者受監管的多方賬戶。
現在一下子這家銀行爆雷引發的相應衍生危機,很可能會產生無法估量的影響。
2硅谷銀行的爆雷其實就是美元不斷加息帶來的負面影響,而且幾乎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根據統計,截止2022年年底這家銀行有超過1,700億美元的存款。
而之前存款數量還會更多。
為了運營這些存款,這家銀行一直都在二級市場購買債券,尤其2019年購買了超過1,200億美元的各種債券。
當時美國的基準利率還比較低,債券所設置的利率比現在美聯儲加息后的水平還要低。
由于這些債券的風險較低,銀行為了保證儲戶資產的安全,一般都會選擇這樣的產品進行投資。
《中英字幕 日本》并廣泛征求修改意見和建議,《中英字幕 日本》然而恰恰是他們風險較低,流動性也會很差,而由于債券利息遠低于美聯儲現在的水平,硅谷銀行實際上就處于一種倒利差的狀態,也就是按現在美聯儲的利率水平,他們對持有儲戶的資金支付的利息要大于他們從二級市場購買債券所獲得的利息收入。
本來這只是銀行運營中的問題。
壞就壞在這家銀行為了進行融資,在2022年把這1200多億美元的各種債券債權,又打包在銀行間的市場做了二次的債務包發售。
銀行間的市場都是一些短期市場,現在臨近這一筆債權包兌現的時候,硅谷銀行賬面的資金出現了缺額。
為了迅速籌集資金,硅谷銀行在上一周出售了約210億美元的證券投資組合,寧可因此損失18億美元,但這一個消息暴露了這家銀行的困境,引發公司股價的暴跌,進入停牌的狀態。
這家銀行的CEO就開始向硅谷一家比較大的投資基金——也是銀行股東之一求救,希望他們能注入一筆資金幫助銀行渡過眼前的難關。
但讓硅谷銀行CEO沒想到的是,他們的這位股東下意識的反應,不是幫銀行渡過難關,而是迅速安排財務人員前往銀行,將股東存在賬面上的400多億美元取出。
這一下子就讓硅谷銀行徹底陷入資不抵債的窘境。
33月中旬是很多美國硅谷創業公司的發薪日。
由于硅谷銀行承接了大部分中小創業企業日常資金往來的任務,這也讓這家銀行的爆雷,迅速對美國創業企業和中小企業帶來無法挽回的影響,甚至有些企業可能因此一蹶不振乃至會破產清算。
因為按照美國銀行的保險法律,凡是投保了銀行保險的儲戶,保險基金會按照25萬美元單個戶頭的上限進行賠付。
但很多創業企業在美國硅谷銀行開設賬戶上所存取的運營資金遠超這個份額。
這就非常麻煩,硅谷的創業者乃至很多中國接受了美元資金的創業者,這個周末幾乎都是在失眠中度過的。
實際上,在當前中國資本市場資本流動管控狀態下,創業者拿到美國的風險投資,想將資金運營到國內項目,其實是分兩個步驟的。
一般來說,創業企業首先要在美國開設監管賬戶基金,基金將資金打入到這個賬戶,然后成立一個對于財務的管理中心,負責審批和監管相應資金的使用。
但這筆錢依然在海外資本市場中循環,想要進入中國的項目,就要進行第2輪的資本匯入匯出操作。
這部分的操作在各企業都諱莫如深,大部分操作方式還屬于灰色地帶,一般都是貿易項下的資金池,通過第三方貿易公司轉手的方式來將資金轉入國內。
而很多美元風險投資基金,對于項目使用資金的審批間隔是以季度進行。
這也就意味著中國拿了美國基金投資的項目,如果監管賬戶開設在硅谷銀行,那么很有可能下個季度運營資金的撥付就會出現重大問題。
這也是為什么消息傳來,朋友圈中那么多創業公司的老板會坐立不安的重要原因。
4硅谷銀行真正會引發的風險,其實遠在現在能看到的層面之上。
硅谷銀行是服務于創業公司的銀行,所以他們會有很多的服務,是別家銀行不具有的,而這些公司如果成功上市之后,這家銀行還會利用自有基金,購買部分公司的股票,來作為投資。
這些公司,也為了感激硅谷銀行在自身發展中提供的幫助,就會將自己的資金大量存儲在硅谷銀行的賬戶。
這本身是一個非常好的共生關系。
問題是,由于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加大,與美聯儲持續大幅加息,使得資本市場的前景不明確,很多企業的IPO被推遲,這就讓大量的獨角獸企業不得不依靠從銀行取回儲蓄資金來渡過當下運營的難關。
這加劇了硅谷銀行的資金壓力,最終使得這家銀行不得不宣告破產。
雖然這在全美來說只是一家中小銀行,但它倒閉帶來一個連鎖反應,就是會引發很多創業企業甚至在美已經上市企業的資金鏈斷裂。
而資金鏈斷裂的企業,為了保住自身的運營,就不得不在資產處置上下功夫,會導致美國資本市場相應證券資產價格的進一步下滑。
再疊加華爾街做空巨頭的關注,之后美股的走勢會進一步被普遍看低。
由于股價不斷的下降,這些上市或者有對標企業上市的創業公司,不得不想辦法要交易更多的資產或者證券,以獲得維護自身運營的資金。
這就產生一個惡性循環。
上一次美國的股災就是類似行為所引發的。
另外硅谷銀行的倒閉,會使得3月份很多硅谷公司不能按時發放薪金。
而這些硅谷公司的員工不得不從其他銀行提取存款,來支付相應的生活費用和信用卡賬單。
這有可能引發地區銀行的擠兌。
根據最新傳來的新聞能看出,美國排名前列的富國銀行,在一些地區的網點已經出現排隊取款的現象。
如果因此沖擊,美國再倒下一家大型銀行,那么銀行風險就會迅速蔓延。
關鍵整個過程中美聯儲沒有提供救助的計劃,而只是逼的硅谷銀行盡快找到能接手的買家,以便渡過危機。
但現在其他那些銀行,實際上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钡臓顟B。
根據我獲得的信息資料顯示,美國108家銀行當中有102家在2022年第四季度凈息差擴大,也就是陷入了跟硅谷銀行一樣的購買債券收益不足以支付儲戶利息的情況。
數據顯示,10年前美國中小銀行未償還貸款和租賃資金的總額,僅為美國25家最大銀行貸款和租賃資金總額的45%,而如今這一比例已經上升到70%。
這樣兩個數字放在一起,背后的意味就讓所有人不寒而栗。
而最新的消息顯示,據福布斯網站梳理,ROKU、ROBLOX等14家美國獨角獸企業均披露在硅谷銀行有賬戶并存有大量資金。
尤其是以流媒體設備著稱的硬件數字媒體公司Roku,在硅谷銀行存有4.87億美元,占其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近30%。
所以不能讓硅谷銀行倒下,是當下風投圈的共識。
根據我從朋友圈中獲得的信息,3月11日下午,包括紅杉資本在內約125家風險投資公司簽署了一份支持硅谷銀行的聲明,表明硅谷銀行倒閉的事件令人深感失望和擔憂,并表示如果這家銀行被另一家實體收購,投資者愿意繼續與該銀行建立相應的關系。
5很長一段時間,我跟資本圈的朋友們討論時,大家都對美聯儲不斷的加息抱有深深的憂慮。
人們認為美聯儲的加息一定會加劇美元流動性的降低,一定會在資本市場以一種超乎認知的方式體現出來。
當時很多人還在探討美國是不是會設計相應的陷阱,讓新興市場國家來彌補美元流動性緊縮后帶來的相應問題和損失。
實際上美聯儲激進加息之后,全球央行的債券持倉都出現了比較大規模的虧損,隨著加息周期的不斷深入以及加息預期的不斷升高,美國兩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超過5%,這是2007年來的首次。
熟悉的人都知道,如果國債收益率上升,那么價格一定會下降。
再加上融資高企,硅谷的企業就不得不動用存款來解決運營的問題,這就是硅谷銀行流動性危機圖窮匕現。
硅谷銀行的問題反映了整個銀行業都在感受到美債收益率曲線倒掛帶來的影響。
換句話說,由于短期融資成本的急劇上升,而銀行所持有的長期穩定債券產品無法支撐,銀行的流動性就會出現大麻煩。
由于大部分美國銀行都大量存款投資于美國國債等長期證券,根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數據,現在銀行業在證券方面已經存在6,200億美元的未計價損失。
有可能硅谷銀行只是一個開頭,后續更大的風暴還在醞釀中。
這一次讓子彈再飛一會。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 九安醫療:公司及子公司在硅谷銀行的存款占公司現金類資產及金融資產總額比例約5%
- 【讀財報】股基反彈透視:17只成為“雙十基金”,景順長城、招商、中庚基金等旗下產品漲幅居前
- 中國聯通,為何業績亮眼股價拉胯?
- 拜登回應硅谷銀行危機:美國人民和美國企業可以放心 他們的銀行存款會在他們需要的時候出現
- 肖磊:硅谷銀行破產與美元特權的反噬
- 江蘇省物業服務企業50強出爐 蘇州13家企業上榜
- 最新!多地公積金政策有變
- 主營業務毛利率式微,獸藥龍頭普洛藥業能靠CDMO轉型成功嗎?
- 香港證監會:硅谷銀行不是香港任何持牌法團的主要股東
- 綠地香港首2月合約銷售額約22.28億元 同比增長11%
- “甬蚌”雙城結對合作:人才輸送、產業轉移仍存挑戰
- 【早知道】2月信貸數據超預期,M2增速創7年新高;文旅部發布第二批恢復出境團隊旅游國家名單
- 2022年第三產業前十強城市,內、外資均在加速布局
- 美國財長耶倫:我們不會再那樣做了!
- 1英鎊,匯豐出手!三方兜底,拜登即將表態?
- 踐行綠色金融使命 恒豐銀行長沙分行開展志愿植樹活動
- 兩會閉幕在即,今年主線已經確定
-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不懼海外"幺蛾子"!3月A股將先抑后揚,短期重防守
- 硬科技“活水”不斷 公募緊盯科創板
- SSD大崩盤!
- 第一共和銀行盤前重挫60% 硅谷銀行事件打擊美國中小銀行
- CMF專題報告發布:預計2023中國經濟將開啟復蘇之路,擴大內需戰略應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
- 周一談市場:供應提升 積蓄力量等待爆發
- 合肥新鴻安商城爛尾近30年將實施拆遷 采取貨幣補償、產權調換等方案
- 德媒:調查稱六分之一德國人陷入生存困境
- 陳金偉、王宗合、蕭楠…多位知名基金經理或增聘或卸任,變動加速,基民與渠道各感受“不適”
- 硅谷銀行 90% 的存款是無抵押的
- 呂建中代表——平等對待民營企業
- 大幅加倉!歐洲資管巨頭出手,增持中國核心資產!
- 新加坡,一座被低估的芯片之都
- 李強:民營經濟一定大有可為
- “甬蚌”雙城結對合作:人才輸送、產業轉移仍存挑戰
- 又一股票退市,曾造假500億,股價一落千丈,散戶:被坑慘了
- 銅荒、錢荒和宏觀調控,北宋金融業的開端
- 華安兩滬港深基金同類排名墊底,兩基金經理搭檔布局“失靈”
- 財聯社3月13日電,日本央行13日購買了701億日元的ETF。
- 徐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鼓樓分局關于征求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相關意見的公告
- 漳州市區2023年首場土拍攬金21.75億元 建發斬獲兩地塊!
- 巴菲特又賣對了?車圈降價潮突襲,基金經理最新解讀,這個熱門賽道貝塔或已見頂
- 郵儲銀行崇義縣支行:“貸”動農資經營 助力春耕生產
更多
熱點 | 工行連線:恐慌情緒上升 國際金價大漲
根據新的預測,大概在2022年或者2023年,中國人口將達到峰值,隨后進入負增長;同時印度的人口將超過中國,而且將來的差距會非常明顯,我們第一次不再有“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頭銜了。
熱點 | 富國量化投資“頂流”領銜 創業板ETF增強今日首發
未來如何?幾代國人心中的經典品牌要從泥濘中掙扎出來,恐怕只有靠自身的決斷力了。
熱點 | 最后時刻,鮑威爾、耶倫聯合出手!硅谷銀行儲戶可支取所有資金,又一家銀行被關閉
而就在昨天,2月20日,金華市出讓一宗商住用地,競價輪次達到了113輪,最終溢價率25.72%。
熱點 | 繼硅谷銀行倒閉后,美國簽名銀行關閉
對于中外公募基金產品同臺競技的局面,北京地區一位公募基金經理表示,“本土基金無論是在投研實力、產品多樣化、渠道積累,還是人才沉淀上都已十分成熟,中外公募產品同臺競技孰優孰劣,最終還是取決誰能更好地實現差異化發展”。
熱點 | 衢州江山市1.67億掛牌一宗商住地 其中2萬平建面用于異地搬遷安居房
(圖片來源:臺“中央社”)報道稱,2022年臺灣地區GDP增長率為2.45%,如果今年真的為2.12%,會是連續2年不足3%,也是繼2015年1.47%后的新低。
熱點 | 硅谷銀行閃電破產 全球市場憂心忡忡
春節假期向來是黃金首飾銷售旺季,珠寶品牌運營商周大生受到機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