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mart Beta到指數增強,公募量化真的崛起了嗎?
從Smart Beta到指數增強,公募量化真的崛起了嗎?《一二三四在线播放观看视频免费 高清》并廣泛征求修改意見和建議,一二三四在线播放观看视频免费 高清提起公募量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一個行業笑話般的存在。
行業普遍認為,公募做不了量化,事實也確實如此,現在國內做量化名氣最大的可能就是幻方量化和衍復投資等私募機構。
具體原因和客觀大環境,我這里就不贅述了。
公募早年雖然也有“量化四大天王”的說法,但大家基本上都不熟悉。
盛豐衍剛火起來的時候,我還統計過他和這四大天王的業績對比:今天淺淺一下公募量化,因為我確實不懂,所以不會寫很深入,請大家見諒。
一、沉淪的SmartBeta策略18年~19年的時候,短暫流行過一段時間SmartBeta策略,記得當時嘉實基金應該是這方面的先驅(據說是因為最早布局了相關的產品線,09年就布了一個基本面50),但前幾年大家主推的都是紅利低波因子的產品,在接下來三年的結構性大行情中幾乎全軍覆沒。
據Wind數據統計,目前共有37家基金公司布局了114只SmartBeta指數產品(不同份額分別計算)。
SmartBeta策略在進行指數編制時,不再僅依據市值進行選股和加權,而是選擇在一些特定的風險因子上進行暴露,如紅利、低波動、價值等,從而獲得特定風險調整后的收益,由于這些因子是主動投資過程中挖掘出的相對穩定的Alpha,更能從基本面或技術面實質進行指數成份股的選股和加權,因此往往能獲得超越市值加權指數的收益(咳咳,理論上)。
基金公司布局產品是很考驗戰略思維的,也帶有很多運氣成分。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站在18年底、19年初的時候,回測一下行情,紅利因子+低波因子是最強的,大家在申報產品的時候還是會有線性外推思維:因為紅利因子過去三年表現不錯,所以未來三年也會表現不錯;因為XX基金經理過去三年業績很炸裂,那么他未來三年的業績也會非常炸裂。
所以在2020年的時候,再也沒有人提過什么紅利低波了,那一年也是曹名長被罵得最慘的一年,你說你2020年買這類產品,心態會不會爆炸?為什么說布局產品的時候也要看運氣,比如方正富邦當年布局了市場唯二的白酒基金,但沒等到白酒的阿爾法就清盤了,這種產品不可能再有第二只;但方正富邦保住了唯一的一只保險主題指數,去年四季度終于迎來了行情。
一個布局比較成功的SmartBeta策略產品是華夏的創成長,同樣是在19年成立的,這個ETF在20年和21年殺瘋了,那時候我的幾個朋友最愛掛在嘴邊的話是:你們天天研究主動權益基金有個什么意思?買什么都不如定投創成長和白酒基金!回過頭來看,什么SmartBeta,都是時代的Beta。
《一二三四在线播放观看视频免费 高清》并廣泛征求修改意見和建議,《一二三四在线播放观看视频免费 高清》如果要給這幾年SmartBeta策略做一個復盤和總結,我的結論是,現在看雖然不算成功,但對于超前布局的幾家基金公司而言,這類產品未來可能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時代風口的王牌。
其實我之前就有一個疑惑,就是所謂的SmartBeta,其實說到底還是暴露特定的因子敞口,因子的有效性可能只會持續幾年甚至更短,本質上還是工具類的產品,費率比主動低,比指數高,需要有一定投資能力的人去做,而不一定適合個人投資者。
沒火起來有原因,但以后FOF和投顧,能不能幫個人投資者配置?未來的想象空間還是有的。
二、指數增強火了,又沒火其實不論是SmartBeta策略,還是增強指數,都歸口為量化投資的一部分,你通常會看到一個典型的基金經理下面掛了好多產品,包含了中證500指數、中證500增強指數、XX量化增強等。
對于一個量化增強的基金經理而言,通常會發行一個中證500增強指數,一個中證1000增強指數,然后再搞幾個XX量化增強,不說是跟蹤什么的,但表面上說是主動量化,但大致也是一個跟蹤中證500或者中證1000的增強指數。
其實這類產品是從去年火到了今年,尤其是因為今年小盤股比較強,國證2000和中證1000是最強的寬基指數,就導致了關注度突然上升了。
但國證2000指數現在只有三家左右,關注度一般,有沒有股指期貨,所以無論是公募還是私募,大家焦點都在中證1000上,基金報做了一個業績統計:投資者在買指數增強的時候,不免覺得還是跟指數掛鉤太強了,有沒有看起來更加主動一點的、黑盒一點的產品?那就是這些所謂的主動量化產品了:其實本質上也是某一個寬基指數的增強,而且今年業績越好,可能選股就越下沉到小市值。
當然上述的表格不全,也不作為投資依據。
接下來就是提示風險了,量化/指增產品,尤其要關注規模小的,不要輕信基金經理說“我的管理規模邊界很大”,小盤股的流動性就那樣,這種產品天然就做不大,除非整個市場成交量提高一個檔次。
中小盤增強的盛宴,往往伴隨著流動性風險。
盈虧同源!之前提示過這類產品的風險點,如果是微盤股策略,那么當市場流動性收緊的時候,持倉的微盤股也是賣不掉的。
市場不光是短期的線性外推,也會進行長期的均值回歸。
你們說一類做不大的策略,為什么要追求火呢?連百億私募量化都要偶爾封盤,你們就細想吧。
哪天這類小盤股微盤股策略被流動性收緊的環境打爆了,我也不驚訝。
當然提示風險也不是說就不能買,大家了解風險特性和收益來源后,相信對自己的投資會更有把握。
(風險提示:本資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本人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
在任何情況下,本人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投資者在投資基金之前,請仔細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認識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產品或者服務情況、聽取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市場,根據自身的投資目標、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謹慎做出投資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
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基金份額上市交易價格波動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責。
- 千萬懸賞!千億車企巨頭高管痛斥網絡水軍 “電池自燃篡改成車主自己點火”
- “已敲定購買蘇-35戰機”
- 一圖讀懂 | 為什么說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自己人?
- 關于2023年廣東高州市荔枝指導收購價的公告
- 日飆12.48%!油運超級周期來了?
- 陸家嘴財經早餐2023年3月12日星期日
- 硅谷銀行帶來幣圈共震!穩定幣USDC史上最大跌幅,擠兌風波爆發
- 3·15法庭見!這家基金公司再遇"羅生門"!兩次仲裁未果,債券踩雷誰的"鍋"?
- 巴西南部旱情持續 375個城鎮進入緊急狀態
- 傳Meta新一波裁員計劃將于下周宣布 預計規模與去年相當
- 3·15法庭見!這家基金公司再遇"羅生門"!兩次仲裁未果,債券踩雷誰的"鍋"?
- M2增速12.9%創7年新高!經濟加快回暖,機構稱,整體仍在復蘇路徑上
- 超30家銀行已公告:無主動交易處理等信用卡,進行相關處理
- 統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增強民間投資積極性
- 美國硅谷銀行事件引關注 美團稱對公司沒影響
- 韓在野黨批勞工賠償方案:可能導致日自衛隊進入半島
- 關于2023年廣東高州市荔枝指導收購價的公告
- 巴西南部旱情持續 375個城鎮進入緊急狀態
- 存沙門氏菌感染風險!這些芝麻醬和巧克力,被緊急召回→
- 近5萬年前病毒,仍具感染性!
- 部分網點1小時賣光!這款產品成“香餑餑”
- 一圖讀懂 | 為什么說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自己人?
- 刷屏!董明珠:鼓勵員工“砸鍋賣鐵”買格力股票,買不了我兜底!滴滴司機增多,請另謀高就?最新回應
- 硅谷銀行帶來幣圈共震!穩定幣USDC史上最大跌幅,擠兌風波爆發
- 硅谷銀行44小時閃崩 歸根結底卻得追朔到疫情中對美國國債的押注
- 一周展望:重磅數據將輪番“轟炸”,CPI恐再度引爆黃金拋售力量
- 硅谷銀行48小時從爆雷到破產記錄
- 加快推進民營企業結構性改革
- 美國硅谷銀行事件引關注 美團稱對公司沒影響
- 人老了要不要把存款告訴子女呢?一位75歲老人的做法,聰明又有效
- 超30家銀行已公告:無主動交易處理等信用卡,進行相關處理
- 人老了要不要把存款告訴子女呢?一位75歲老人的做法,聰明又有效
- “已敲定購買蘇-35戰機”
- 一圖讀懂 | 為什么說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自己人?
- 硅谷銀行48小時從爆雷到破產記錄
- 刷屏!董明珠:鼓勵員工“砸鍋賣鐵”買格力股票,買不了我兜底!滴滴司機增多,請另謀高就?最新回應
- 理財周刊:全面注冊制催生新機遇,券商紛紛加碼投行業務
- 12年很長 日本“3·11”大地震至今3.1萬人仍疏散在外
- 理財周刊:全面注冊制催生新機遇,券商紛紛加碼投行業務
- 超30家銀行已公告:無主動交易處理等信用卡,進行相關處理
更多
熱點 | 一圖讀懂 | 為什么說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自己人?
07:30 日本1月未季調CPI讀數 , 前值 104.1 , 預期值 -- , 公布值:待發布
熱點 | 美國硅谷銀行倒閉,國內部分富豪寢食難安,他們的存款數目很大
《揚子晚報》2023年2月24日A06版【編輯:劉星辰】
熱點 | 美國硅谷銀行倒閉,國內部分富豪寢食難安,他們的存款數目很大
在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銷售,比如我認識的置業顧問小熊,他的微信好友超過了2000人,他沒有再花時間去其他平臺拓客,而是給自己定了一個確定性的目標——每周要從微信獲客30組。
熱點 | 硅谷銀行帶來幣圈共震!穩定幣USDC史上最大跌幅,擠兌風波爆發
同樣參加記者會的國民黨智庫執行長柯志恩認為,臺灣整體大環境差、低薪、兩岸關系不穩等都是缺工、缺才,甚至造成人才外流的原因,但民進黨當局只是不斷用補助來試圖解決企業缺少人才的問題,成效必然不佳。
熱點 | 千萬懸賞!千億車企巨頭高管痛斥網絡水軍 “電池自燃篡改成車主自己點火”
一種人生敘事是,在這份工作中,我努力去找到,甚至是創造它的意義。
熱點 | 陸家嘴財經早餐2023年3月12日星期日
2022年1月29日,退市海醫曾發布《關于推舉董事倪小偉代行董事長職責的公告》,稱公司于近日收到董事長密春雷出具的書面授權,授權公司董事倪小偉代為履行董事長職責,經公司第十屆董事會第二十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同意推舉公司董事倪小偉代行公司董事長職責,代行期限自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3個月。